第555章 明月清风(131)二更(第2/5 页)

没你不行 林木儿 1226 字 2024-03-01 03:22:13

可谁也没想到,皇上会请他们这种读书会的人进宫去讲学呀。

这可是给天子讲学呢!有人说,要讲就应该讲科举制度,想改可以,但是不能把四书五经都给否了呀!这些能存续这么些年,自是有它的道理的,轻易摒弃,绝不可行。

可又有人说,“大过年的,不要在宫里起争执!我看呀,要说,就得说一些讨喜的,喜庆的!得叫皇上听了一次还有听第二次的想法……”想影响帝王,这得是个长期的过程!你上去就叫皇上不喜欢,也绝了之后的路,那又何必。

陈仁锡进来的时候就是这样,这个一嘴那个一句的,在他看来,都没说到点子上。

这会子他一进来,大家都挺尊敬的,“陈先生,您请上座!来的正好,正商量元先生进宫该讲些什么呢。”

陈仁锡坐下,看元山平,“元先生,在下以为,先生当在教材一事上多做争取。”说着,就掏出一本册子来,“这是在下这些日子整理的,您看看是否有可取之处。”

都只截取文章的的名字,因此,这薄薄的一本册子,收录的文章名目不少。

这话一出,好些人就一拍大腿,对啊!还有什么比教材的影响力更大的呢。

于是,搁在一起攒册子,这个一句那个一句,又给补充进去不少。元山平含笑都接了,但心里却知道,进宫去讲这个是不合适的。

终于把人都送走了,只陈仁锡落在最后,“元先生,咱们半辈子都在念的书,若是不成了,那您说,我们的价值在哪呢?大明虽大,可有你我立足之地。”

说着,便怅然一叹,转身告辞了。

元山平看着桌上的册子,又是一声长叹。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谁也没见过,谁又能知道呢。他辗转反侧,想着,我该进宫讲点什么呢?

心里准备的不少,但是带着匣子一进宫,皇上开口一问,原本准备的都不能作数了。

皇上先问:“匣子里放着的是要给朕的?”

不给都不行,“皇上,听闻朝廷要编纂教材,因此,许多人读书人,都免不了想要谏一谏,草民就是代为转交。”

王成过去便接了,查验了一翻,才递给皇上。

四爷打开扫了两眼,就说王成,“看皇后忙完了吗?就说元先生来了,她要有空,一起来听听。”

是!

于是,桐桐这不是就来了吗?

元山平这是第一次见皇后,哪怕是个孕妇,也瞧着格外利落。他忙起身见礼,皇后温和的很,“免礼!请坐吧。”

四爷拉了桐桐的手坐在身边,“瞧瞧,为教材费心的人不少。”

想来也是!

册子上有些只有文章的打头一句,林雨桐哪里都记得?她粗劣的翻看了一下,“我留下了,回头细看。”好歹查一下来处吧!

今儿是请人家来讲学的,先请先生来讲嘛!

元山平讲什么呢?见到这样的皇帝皇后,他知道,等闲的东西是打动不了两人的。因此,他放弃了之前准备的,开始说起了儒家治国和法家治国。

说起法家,他举了一个例子,“草民听闻,律院年前,就一些律条依旧在探讨,争论的尤其激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疯子伤人杀人。”

林雨桐眉头一挑,没想到他点了这个。精神病人犯罪如何量刑,一直存在争论。

元山平就道,“在西周时期,《周礼》中有这样的规定,说是‘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蠢愚’……”

林雨桐点头,是有这样的规定!意思是说,年纪幼小的,病弱的,年老的,蠢的疯的,智力不全,犯罪都在赦免之列。

这种的特例一直延续到很久,久远到像是后世出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犯罪之后的宽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