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争当百年内可能出现的大文学家(第1/7 页)

残雪小说家 残雪 20 字 2024-02-18 08:03:15

诸位,这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在最近这些年,在我们这个民族中间,已经展开了广泛的、探索性的讨论。本人对于这个有关我们民族文化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一贯具备了一种近乎神经质的关心。不瞒大家说,这些年来,本人几乎是不思饮食,成日忧心忡忡,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并且日甚一日地为一种悲观情绪笼罩。每当某位前辈的积极论点使得我为之一振,似乎生出许多明亮的设想来,颓废的结论又如乌云滚滚,不可抵挡。本人的命运也曾发生过几次大的转折,几次从大文学家候选人的圈子内被排除出去,这一点以下要说到。

当然,本人绝不会气馁。

有各式各样知识渊博的前辈,历史将培养未来的天才的任务交给了他们,他们成了这方面的专家。众所周知,在我们这里,大文学家的位置至今还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空缺,还没有出现这样一位受到公认的天才人物。谁来填补这个空缺呢?这是每一个关心民族命运的人翘首以待的大事情,而挑选候选人的历史使命义不容辞地落在受人尊敬的专家先生们肩上。

本人也曾苦思苦想,竭力揣测各位专家先生的高深理论,然而惭愧得很,至今仍如置身于云雾之中,茫茫然,不得要领。曾经自认为“心有灵犀一点通”,很是胡乱奋斗了一阵,过后又发现根本搞错了方向。可见本人离那种高级的境界,还有遥远的距离,本人看不看得见那种境界都难说,这种距离又绝不是凭小聪明可以缩短的,即使盲目地发奋,收效也是可能全无半点。同时据本人瞎猜测,每一位专家前辈,对于未来的大文学家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如遵循其中一位指引的方向去努力奋斗,又恐得不到其他各位的首肯,得不到承认就等于白干,依然不能出类拔萃。而同一位专家前辈,他对培养对象的要求也是变化很大的,有时还大起大落,哪怕你具备随机应变的本领也是望尘莫及。最后,如果将每一位专家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规定搜集起来,列成条例,身体力行去努力达到,恐怕又来不及了,因为他们已将出天才的时间明确规定为三十年以后,百年以内。本人不幸已有三十几岁,将以后三十年的时间用来努力还远远不能达到专家们的标准,三十多年后,本人则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体力精力大减,再要努力也不会有很大成效。

百年内将出大文学家的预言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作出的,这个预言出来之后,对我们整个文学界震动极大,青年文学家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老文学家们无不感到万分欣慰,因为这一下,他们的事业不愁后继无人了,不但后继有人,还要开辟新天地呢!还要树起一块里程碑呢!那段时间,我们文学界很是盲目乐观了一阵子,本人也窃以为不无希望爬上宝座,并打算一旦爬上去,就要好好地坐它一个历史时期,决不能轻易地下来。就在我兴致勃勃地做这种美梦的时候,另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年专家又对前一位老专家的预言作了重大的补充,他提出了当大文学家必须具备的七个条件:一、知识渊博,不但精通古代文化,还要熟悉异邦文化,包括在大陆常常开展的知识问答竞赛中每次都能拿高分,更包括在高考中起码要上线(数理化方面分数可松一点,我们的专家们是过来人,因为他们知道在数理化方面要求太高的话,大文学家就出不来了)。二、哲学基础一定要好。一个人,假如没学好哲学的话,在创作时是难以达到一种宏观地把握世界的眼光的,微观地把握也会很成问题,这两种把握都是决定作品层次的尺度,也是衡量大作品与一般作品的尺度。三、要有饱经沧桑,出生入死的个人经历。(如果不幸没有这种经历,也可以赶紧跑到蛮荒地带去体验几年生活。)只有在大风大浪中搏斗过的人,才能听出时代的脉搏,才能产生那种崇高的悲壮感,也才有可能写出真正的史诗。代表我们民族文化的,正是那种波澜壮阔的史诗。四、必须具有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