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 大宋反派(121)二更 大宋反派(1……(第2/3 页)

没你不行歌词 林木儿 1226 字 2024-03-01 03:22:13

样是中兴之主。

唐时唐高宗废了王皇后,但总的来说,李治一样是一位守成之君。

所以,废后真的没那么大的妨碍。

于是,赵祯决定废后。

桐桐把四爷请出来,将密信给他看,“郭皇后被废!”

四爷将信接过来,正如吕夷简所言,废黜皇后,确实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因此造成的结果是范仲淹不仅被罢辍才升起来的副宰相之位,还被贬出京了。

是的!以范仲淹为首的好些官员,反对赵祯废后。

那么些人全都跑到宫门口跪着去了,说是此事‘累及圣德’,为什么官家不能听听谏官的谏言。

可赵祯防着有人阻止,先一步下旨了。这些人去拦也没拦住,旨意已经下了。

废后诏书上说,郭皇后自知没有子嗣,自愿废黜后位。改封净妃,又赐道号清悟,令居长乐宫。

而后,圣旨又斥责范仲淹和孔道辅,说是‘伏阁请对,盛世无闻’。

意思是:你们跪在宫门口要面君,不见就不走,这样的行径,在盛世闻所未闻。

而后又说,此‘行径冒昧,殊失大体’,于是,范仲淹和孔道辅被贬谪出京,其他人被罚俸半年。

对桐桐来说,她这会子想的是:我得写折子回京,我得为郭皇后说话。

“自来,她待咱们还不错。虽不适合做皇后,此时我上这个折子,也不合事宜。但该说的话我还是得说。”

四爷想的不是这个,他是觉得自己这半年一直在想:闹不好范仲淹的新政要提前了!

如果提前,他还是得支持,若是能推进新政,对大宋来说,依旧是好的。将来的事并不与这次新政相矛盾。

嘿!准备了半年,从东到西的跟属下都把思想统一起来了,结果范仲淹因为废后的事蹦跶出来,被一贬再贬,啥时候能起复,谁知道呢?

“这个吕夷简呀!”四爷将密信收了,他也再想,这接下来怎么办呀?

桐桐却说她的,“我还是得上折子……”她记得郭皇后好似是被毒死的,在赵祯想起她,她说回宫必须再为后之后,她就离奇的死了,疑似被毒|死的。而今不能保她的后位,相交一场,总得保住她的命吧。

四爷拦住了桐桐,“这件事呀,赵祯办完就后悔了。”他现在处于一种刚刚触摸皇权的阶段,尚在摸索。是长期被压抑的一种释放,其中的利弊他回过头想想就明白了。

要不然,他后来为什么对郭皇后心存歉意呢?

废后的过程中,臣子、近侍、爱宠的种种挑拨,激起的是他的情绪,一时之间门失去了理智和判断。

废后这件事,对赵祯来说,是一次成长。

桐桐就说,“可代价是皇后被废了。”

四爷就道,“要想保住郭皇后,只能温言劝导赵祯,不能再横加指责他。否则,你越强硬,郭皇后越危险。那宫里不止赵祯,害怕郭皇后起复的人多了。郭皇后现在是什么也没有,真就能一不小心把命丢了。”

桐桐想了想,“我给杨太后写信吧。”

杨太妃成了杨太后,因为刘太后去世前有遗命,要求赵祯奉杨太妃为太后。这位小娘娘性子宽和,看事也通透,“我写信给杨太后,请她照佛。”

杨太后收到信的时候都已经入冬了。

她拿着信看了几遍,跟身边的人说,“桐儿甚为恼怒,对官家也颇有微词。言下之意,是说后宫之争,说到底不过是妻妾争风吃醋,男人掺和在里面干什么?若非他护着妾,何以能伤着龙体呢?若非他拿着家事问询与朝臣,事情何以闹的那般大?又说了吕相的不是!说是老道之人,怎生做出这样的事呢?本该劝谏陛下不要流连后宫的,却反倒因后宫纷争以主导废后,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