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僵尸物种(第2/3 页)

相比起来非常显眼,孟所长一眼便能认出来。

李君阁和苗娃一起进入池子,从单养小池的砖石水泥板搭建的缝隙里摸出几只团鱼丢进桶里,递给两人:“大的都在这里了。”

两人接过桶来只看了一眼,孟所长笑道:“斑鳖!没跑!哈哈哈没跑!”

姜主任是个发际线很高的五十来岁老头,拉着李君阁的手直摇晃:“你们了不起,太了不起了!这是拯救了一个物种啊!”

李君阁都不知道该怎么回话,难道说自己只是因为被俩欢脱老头闹得不行,想空手套白狼地搞点惠而不费的水产养殖?

尴尬地笑道:“呵呵……没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孟所长开心地拍着李君阁的肩膀:“走,去你们集团水产研究室,我们慢慢谈。”

几人进入研究室,李君阁叫来几名农大的研究人员,在孟所长的领导下开始对几只斑鳖进行体检和测量。

一通忙活,又拍了一堆的照片和视频,孟所长还检查了系统中的水产养殖日志,叫李君阁把斑鳖放回去,然后到会议室细谈。

来到会议室坐定,孟所长说道:“这事情说起来其实挺尴尬的,这个物种之所以变得如此珍稀,完全是源于一个不严谨的错误。”

“虽然早在一八七三年便已命名,但长期以来斑鳖一直被误认为是鼋或中华鳖,直到两千零二年后才被确认为有效种。”

李君阁不禁感到哭笑不得:“怎么会这样?”

姜主任说道:“的确是非常遗憾,这个物种最早是英国政府驻上海领事送给英国博物馆的礼物,据说是从中国上海的邻近地区采集所得,我们估计就是太湖,当时就已经有了命名,这都一百多年前的事儿了。”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斑鳖的幼体和中华鳖,就是你们养的那只老团鱼的品种,非常相似;而成体又和鼋很像,因此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斑鳖并没有得到中国动物学界的认可,而被看成是中华鳖或鼋的同物异名。”

“直到一九八七年,国外研究者重新研究了斑鳖的模式标本后,才恢复了其有效种的地位。然而,到这个时候,斑鳖在野外几乎绝迹,饲养的个体也寥寥无几了。”

孟所长说道:“而之前中国所有动物园和博物馆里的斑鳖标本,都被错误地鉴定成了鼋。由于不受重视招来的肆意捕杀和栖息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我国自一九七二年后,就再未发现任何野生个体。”

李君阁手抚脑门:“这货可这也太倒霉了。”

姜主任说道:“就这么阴差阳错,小的时候把它当中华鳖,大的时候就把它当鼋。一路错到两千零四年。”

“当年苏州动物园为支持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建设,曾赠送了两只俗称‘癞头鼋’的大鼋标本。”

“苏州市科技学院生物系教授赵肯堂对其进行了细致研究后,发现这两只所谓‘癞头鼋’,其实应该是独立物种。”

“后来又经过多年研究,赵肯堂教授提出了大量证据,证明斑鳖的确是一个独特的物种,他是我国为斑鳖正名第一人。”

“从一九九二年起,他就开始多方奔走,为拯救斑鳖殚精竭虑。”

“他的呼吁终于引起了反响,苏州市民从此把斑鳖看做国宝。然而遗憾的是,实在是太晚了。”

“零五年,中国动物园协会在其网站上发文介绍斑鳖的特征,以便从其所属的动物园里发现斑鳖。各地动物园开始对所有的‘鼋’验明正身。”

“之后好不容易在北京动物园找到一只雌性斑鳖,结果一年后便离世。然后上海动物园也发现了一只,然而三个月后,也同样离世。”

孟所长说道:“太湖周边和长江下游生态环境变化非常巨大,蓝藻,污染,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