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收割大豆(第2/3 页)

虫蛇蚁……有所思才有所梦啊!

两人穿戴好后,阮巧巧被妘君拐到一处山涧,此地不复先前的遮天蔽日,倒是别有一番洞天。四周开阔,大地躺平了任阳光调戏,一道清溪在陡壁上划下刻骨的爱痕,在低处积了一个热闹的小水坑,妘君告诉她这个水坑是人工挖的,打完猎可以就地清洗,看来姜人经常在此地打猎,地上还有一个缺了口的陶瓮,以及火堆残留的黑色痕迹。

就着清溪刷牙洗脸时,出于先前的尴尬,阮巧巧不敢看妘君,目光闪烁向四周。这里没有高大植物的竞争,倒是给低矮植物一个广阔的生存空间,比起残酷的峰林,显得人性化多了。不远处一片低矮的金黄色植物,在风的摇动下,发出哗啦啦的响,像极了安享晚年的老人那怡然的哼唱……

那是——

阮巧巧三下五除二的洗漱完毕,撒腿就跑了过去。

“妘君,是大豆!大豆!”

闻声的妘君但笑不语,从水坑里叉了两条一看就是经常挨饿的鲫鱼,用黑曜石石刀轻薄又锐利的刀刃将它们剖了腹,去除内脏仔细的洗干净,丢到陶瓮里,加足了水,架上用打火石升起来的火堆,没有盖上瓮盖,而是将两根竹枝搭在瓮口上,将包袱里的冷馒头搁在竹枝上,借着烹煮鲫鱼的汤汽将馒头慢慢熏胀,借此度过阮巧巧不在身边的漫长时间。

看到前世再熟悉不过的农作物,就像拥抱阔别许久的老朋友,阮巧巧开心的不能自已,用手摇动黄褐色的植株,听籽粒哗啦啦的问候声,不用剥开就知道籽粒已经变成圆的了。大豆的叶片就要脱落殆尽,茎和豆荚都是金黄色,象征着它到了黄熟末期,最佳的收获时间。按捺不住的剥开时,又是一重惊喜,它们比前世的大豆更加粒大。

阮巧巧将四周巡视了个遍,没发现什么特别有建设性的农作物,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妘君身边,鲫鱼已经被炖的骨肉分离,软烂鲜美。阮巧巧心里有事,不一会儿就解决了两个馒头半锅鱼汤,看妘君还在慢条斯理的吃着,也不知在养什么神。

阮巧巧试探的打开了话匣:“我们那里管这个叫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顾名思义它有很多肉和奶里面才有的营养。还不止呢,它既好养又多子,还有可塑性,能加工成各种美味的食物。跟大米一样耐放。这么好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领回去呢?妘君你也不忍心留它们在这里限制发展吧?”

妘君浅啜了一口鱼汤,字字缓慢又慎重的回应了她的急切:“我说过,这块大地都是你的,一切就看你的本事。能不能给它们安新家,你不需要问我,你要问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

习惯询问别人看法,习惯做小尾巴的人,说好听点是瞻前顾后,给未来的功败垂成留一个后手。难听点就是没有承担失败的勇气,难当大任。阮巧巧自知性格弱点,她没有做领导者的天分,也不想做。她一直很满足现状,妘君给她分派任务,她去做就可以了。可是在姜族这片土地上,妘君不是领导者,而且妘君有自己的打算,难以顾及她。她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掌握权力。种大豆是一件小事,问题是在哪里种,由谁来种。姜君子,姜人……可未必听她的话。

将满腹的担忧先按下,阮巧巧讨好的说道:“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没有我们人的帮助,大豆也会自己炸裂,将籽粒弹到远处安家。如果我们晚一步,就只能留它们的一部分在这里生根发芽了。”她等不及了,可是又怕耽误女神回姜族的时间。

“所以?”

见她故意不上道,阮巧巧恶向胆边生,豁出去了:“你所站的这块大地都是我的,地上的一切都是我的,由我做主,是与不是?”

妘君挑挑眉:“可以这么说。”

“站在这块大地上的你也是我的,我不需要问你,我只需要吩咐你,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