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功德律典(第2/2 页)

我在聊斋修仙 忘鱼鱼 156 字 2024-05-05 23:42:51

于有机会弄清楚了。

整本书分为序章、善篇与恶篇三个部分。

从序章看起:

“天道以百世轮回,考验真灵;以真灵善恶,奖惩功德;以先天功德,选拔真灵。

造福他人、造福世界为善。

伤害他人、伤害世界为恶。

善有善心、善行、善果。

恶有恶心、恶行、恶果。

天道仅奖惩大善大恶。

有向善之心,有确切善行,且结了善果者,三善具备,是为大善,天道奖励先天功德。

有为恶之心,有确切恶行,且造成了恶劣结果者,三恶具备,是为大恶,天道扣除先天功德。

无善心,故意为善者,即使有善行、善果,天道无奖励。

空有善心,无善行,或善行未得善果者,天道无奖励。

无恶心,非故意为恶者,即使有恶行、恶果,天道无惩罚。

空有恶心,无恶行,或恶行未得恶果者,天道无惩罚。

天道之外,还有凡间律法、道德习俗约束善恶,不在功德奖惩范围内,无需考虑……”

序章界定了善与恶,奖励功德与罚没功德的界限。

读完了序章,宋玉善才知道,父亲当初给她讲的考城隍的故事里,那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含金量。

人间的善恶论迹,天道的善恶论迹论心又论结果,缺一不赏,缺一不罚。

接下来的善篇和恶篇,分别介绍了善(恶)心、善(恶)行、善(恶)果的判定,与对应功德的奖惩额度。

像善心,简单来说是向善之心,为善之心。

抱着从善行中获得人间利益回报行善的,不算有善心。

但是抱着积累天道功德行善的,算有善心。

因为天道功德,是脱离于轮回之外的奖励,身处轮回之中时,即使是身带功德灵宝的真灵,也无法得知功德的具体作用。

不过若是在当世轮回结束前,就得知了功德的作用,得知作用后获得的功德奖励一律扣除九成。

仅对功德作用产生了某些猜测的,不受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父亲要以一个考城隍的故事,告诉她那句话,让那句话建立在故事的基础上,宋玉善就永远只能猜测出一些信息,无法确定。

仙会洞天里的前辈挑选传承者时会考虑功德,却不从告诉弟子为善的作用,功德的作用,也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