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援兵将至(第2/2 页)

,“大将军,三司那些文官身娇体弱的,不比我们耐摔打。不如慢一步。”

他们哪怕坏了事,也轮不到三司审理,但终归是晦气。

韩腾无可奈何,“跟着大军走,才不显眼。”

大吴的文官,不能骑马出远门的,没前途。

三司的官员同样一头雾水,皇帝召集他们,称河间王世子剿匪期间发现一处谋逆,着有司赴当地调查。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共同出现的时候,意味着大案要案。他们主要是审案,但听话风,还要查案。

吴越在关中剿匪大家都知道,但他现在到底在关中哪一处少有人清楚。

关中谋逆,听着就刺激。

具体的地点,皇帝没有当场透露,只让各司选派精干人员,在城门处与右武卫的人汇合,混入其中赶赴当地。

三司的人跟着宁岩赶了一天路,大理少卿庞谦忍不住道:“这是往洛阳的方向。”

监察御史龚瑞想了想,还是开口,“世子不会出关。”

刑部郎中徐文怀道:“再走两日,我们就要出关了。”

三人中庞谦官品最高,其他二人以他马首是瞻。

庞谦:“我去找宁校尉。”

最开始不告诉地点,怕的是走漏风声。但现在已经离开长安,消息断绝,可以让他们心里有个底。

不一会庞谦面色沉重的回来,宣布终点,“华阴。”

徐文怀倒吸一口凉气,“再往前就是潼关。”

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和地方,消息灵通。

龚瑞:“华阴数年无匪情,吏部之前打算将华阴县令当做一个标杆。”

盗匪和私兵,哪个性质更严重,用脚指头想也明白。之前负责监察华阴的同僚要倒大霉。

一个数年没有盗匪的地方,藏着一支数量庞大的私兵。

吴越一个负责剿匪的人,跑到一个没有匪情的郡县地头上。

任哪一件都不敢往下深思!

河间王府的侍卫跑得可比宁岩率领的大军快多了。

吴越收到消息为之一振,能挺直腰杆仰着头过日子,谁愿意缩着。

“宁岩明日将率领左厢军二三营来,三司之人同行,范成明升任检校游击将军。”

庄旭乐的蹦起来,“我立刻给城中传信,范二得高兴疯了。”

次日下午,法依则睡觉时忽然听到地底一阵震动,立刻蹦起来。

跑到营地边缘,马蹄声音已经很明显,但周围的军士不仅没有一丝忧色,竟还带喜。

法依则:“谁来啦?”

军士:“二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