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二批公干(第2/2 页)

透露进一步消息,“是一位姓危的小郎君。”

杜若昭站在大堂门口,果不其然是危泰初,缓缓走过去,问道:“来买山楂丸么?”药柜跟前有人直接买呀!赵金业不是墨守成规之人,她们馋的时候都拿山楂丸当零食吃。

危泰初点头复又摇头,“杜小娘子,能不能找个好说话的地方?”

杜若昭:“跟我来。”领人去休息室。

大门敞开,危泰初直言:“是我父亲让我来的。”

危弘博和杜乔同衙为官,只是点头之交,不翻留存的档案,连杜乔住在哪里都不知道,好在记得他妹妹在济生堂学医。

杜若昭印象里的危弘博,温和儒雅,只是家里的饭菜实在难吃。

危泰初试探道:“你大哥的事知道吧?”

杜若昭默默点头,回想起杜乔和危弘博的对话,不到深情厚谊的地步,让儿子来传话?

危泰初:“你家如何打算,留在长安还是去慈州团聚?”

杜若昭保持警惕,“问这些做什么?”

危泰初:“我父亲要去慈州公干,你们若是要走可以同行,亦或给杜大人送些衣裳日用去。”

杜若昭:“令尊是为首之人?”本该称呼伯父,但杜乔危弘博平辈论交,跟着喊差辈了。

危泰初:“随员。”

危弘博从前隔一两年总会遇上一回去外公干,现在吏部的名声坏了,出去不知道结果如何。

危家娘子气急放言,不如回江南老家去,省的受气。

在哪儿做官都行,富庶之地更好,但若不明不白的被“卖”出去,却是折辱。

危泰初不想回老家,他有记忆起就在长安,加之实在吃不惯所谓的南方菜。回去后请再多的庖厨恐怕也无济于事。

前一批派去公干的大部分辞官,剩下的要不撂挑子要不活只干半截,后者优秀代表杜乔耿鸿这对好搭档。连锁反应下来就是除了任官以外,长安还得派出第二批公干队伍。

一时间人人自危,病假人数直线攀升,尤其在不当人的吏部,缺员情况更严重。他们没有集体荣誉感,但眼下集体缺乏安全感。谁知道会不会旧事重演,公干变外放?

三州任命了多少官员,吏部的人能不清楚,坑还没填满呢。

贺玉成嘴上急的撩出了泡,顶头上司装死,同僚不当人,剩他一人主持大局。下属不配合工作,让出趟外差,一个个躲得飞快。多说两句,直接用辞官做威胁,说什么懒得到地方再被人作践,不如现在把位置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