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 墨者之礼(第2/3 页)

三教九流珠上忙 李色佛 142 字 2024-02-24 18:12:09

己身死,那些弟子定会为了墨家侠墨宗主之位而争得头破血流,到时候侠墨一门又该如何是好?

王麻子方才想救的不是墨者我,而是侠墨一门吧!

司徒封努力的站起身来,颤巍巍的拖着脚上的草鞋,来到王麻子身前,司徒封将身子站直,十指相交,双手平肩合抱成圆。

王麻子见状神色一振,示意李易扶着自己起来。王麻子也如司徒封一般,将身子站直,十指相交,双手平肩合抱成圆。

这是墨者相见时的礼仪:身子站直代表墨者顶天立地;十指相交代表“兼爱”“非攻”等墨者的十大理念;双手平肩合抱成圆代表着墨者的理想天下大同。

顶天立地的墨者,就要以自己的十大理念,去实现自己天下大同的理想。曾几何时,在中土神州大地上,行此礼仪者何其之多,后来,便越来越少了,再到后来,已经基本上绝迹了……

而人们的姿态却越来越低,先是低下了头,再是弯下了腰,最后连膝盖都跪下了,自称奴才……

王麻子胸前的伤口还在不停的流淌着鲜血,衣服早已被染红,身子站立的地方,也是殷红一片……

两人相顾无言,待得行礼完毕后,司徒封继续拖着自己穿草鞋的双脚,颤巍巍的向着远方走去……

望着司徒封的身影渐渐消失后,王麻子再也支持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的血泊之中。

王麻子望着还插在自己心间的无常剑,眼神中闪过最后一丝光亮,喃喃道:“无常啊无常,我们也是时候说再见了……”

说罢,王麻子用尽浑身最后的力气,一声大喝,无常剑倏的从王麻子的胸口飞出,在呜咽低吟着围绕王麻子的身体飞了三圈以后,化作一声龙吟长啸,直插入李易身上的剑鞘之中。

王麻子面带微微笑意,看着那无常剑在身边飞舞,口中低低的吟道:

“尘归尘土归土,生终将死,灵终将灭,万物终将消亡,此生境遇,不过一抷黄土,一捧清灰……”

终于,慢慢的便没有了声息……

……………………

今日只能写这两千字了,实在抱歉道友们,明天补上吧!

……………………

(摘自百度)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杨墨本是硬币的两个面,故杨墨互补,然古往今来人们都以孟子“距杨墨”的一般思维方式评价杨墨,这是有失公允的。[1]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在中国逐渐灭绝;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其进步性。近年来经过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中的一些有益观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