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5章 军事编制(第2/2 页)

钢铁皇朝百度百科 背着家的蜗牛 311 字 2024-02-18 08:27:09

晰地了解这个编制,甚至将这个编制的优势也说了出来。

牛犇和罗权虽然感觉怪异,但是也深以为然,以前大渝国的军制是为了冷兵器战争准备的。

因为双方需要的是人数众多的战阵。

而随着征虏火枪的列装,这样的灵活的编制更适合战场上战术的灵活应用。

“皇上,若是如此,鲁飞,罗宏等人的官职将是?”牛犇问道。

萧铭喝了口茶,缓声道:“军团长乃是战争时期才会设立的职位,至于鲁飞,叶青云,罗宏现在与军长相当,而现在他麾下的士兵数量也大致相当,至于不够的便在此次征兵中补充吧。”

罗权说道:“如此,他们麾下的将领便按照师,团,营,连给予官职。”

“正是。”萧铭说道。

牛犇和罗权对视一眼,其实大渝国军队在武器上革新之后,他们对军队其他的变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而且在军事学院他们也了解了一些现在西方军队的编制,萧铭现在提出的编制大体上和西方军队没有多少差距。

“皇上,末将回到军机部便着手准备此事。”牛犇说道。

萧铭点了点头,这时他看向罗权,现在的罗权刚刚被启用,身份上还有些尴尬。

这一下将他提到军机部恐怕会有人有意见,毕竟这几年的战争中罗权可没参与。

于是他说道:“还要一事,除了军队的编制需要改革之外,军机部下还要再增设一个官署,名为参谋部。”

“参谋部?”牛犇一脸的疑惑。

其实总参谋部的雏形出现于17世纪中叶的普鲁士。

当时在欧洲瑞典陆军备受各国推崇,于是普鲁士在组建部队时,仿效组建了一个军需总监部,这便是最初的总参谋部。

在当时,军需总监部的主要职责是,担负工兵勤务、选择行军道路和宿营地、构筑阵地等任务。

到了腓特烈大帝时代,军需总监部又增加了传令,为行军部队指路,以及为将帅们起草报告和文书的任务。

在第一次瓜分波兰的作战中和1778年的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中,军需总监部又接受了后备部队的计划和领导工作,直到1817年,普鲁士的军需总监部正式更名为总参谋部。

虽说现在萧铭身处十八世纪,但是此时的欧洲在文化和军事方面却超过不少,所以在他看来这个参谋部有必要成立以统筹军队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