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盛唐风华(66)一更(第2/3 页)

没你就不行全文免费txt下载 林木儿 1226 字 2024-03-01 03:22:13

林雨桐拿了筷子,就吃这个呀?只菜没饭呀!

然后又端来一道热腾腾的‘御黄王母饭’。

第一道菜,那是把鳖给蒸熟了,再用动物油脂加上鸭蛋黄做浇头,往鳖上一浇。就跟锦缎盖在了鳖上一样。尝了一口,还不错!“之前在宫里吃的,有些膻味。”

是!“厨下知道您不爱吃羊油,这是用猪油做的。”

难怪呢。

主食呢,名字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碗超级盖浇饭。用的是黄米,然后把肉汤浇一勺,各种菜铺一层。

尝了一口,改良过的口感还不错。

不多不少,一顿把这些吃完了,再喝一碗鱼汤,饱了。

饱了起来得穿厚实,在廊庑和回廊里走动走动。

吹着风,看着雪,犹豫了再还是把折子给打开了。

太子送来了武后给圣人的折子,折子上武后提议了十二件事。

首先得是轻徭薄赋。这个没说的!大灾过后,本也应该轻徭薄赋。只是之前征调粮草,朝廷确实亏空的厉害,这一项今年没提。而今,她提出来了,说朝廷应该轻徭薄赋。

这是对的!从执政上来看,这没毛病。便是邀买天下人心……可哪个执政者不是如此呢?

第二条,武后说,免了辅之地的租庸调。这个辅后来指秦,其实也差不多,就在长安附近。这安抚的当然是京师周围的百姓。京师周围,不仅有平民,也有自大唐以来,大大小小的军官的产业。

至于第点,她说该息兵。

息兵,当然没有不对!这几年征战,确实是负担太重了。若是能罢兵,好处自然是有的。但是,这也造成了百济、新罗、高句丽,慢慢的脱离掌控。

所以,林雨桐在这一条上,看了又看。息兵应该,如今这府兵制就是这样,跟终身服兵役一样。长时间在外,不能归家,不能见亲人,士气也低迷。

她考虑的是,除了随时能征调的府兵,能不能并行一种长效的职业兵制。像是安东都护府,高句丽、百济等地,还是得继续驻兵。这是主权的问题!哪怕不干涉当地的治理,但驻兵得有。这种的驻兵,那就是年一轮换。得叫将士有足够的时间跟家人在一起。

息兵,不起战事。但不意味着对外没有军事活动,这是错误的。

她把身上的披风紧了紧,深吸了几口气,这才起身回屋,等着四爷回来。他觉得这事得跟四爷商量。

四爷是被召去宫里的,因为于阗王带着人来朝贺来了。于阗在西域,四镇之一。来之前就跟四爷来信了,但进了长安当然得先去宫里。四爷被李治叫去作陪了。

今儿四爷回来的就有点晚了,身上一股子酒味,没少喝。

四爷一梳洗躺在就不想动了,“波斯王也来了,都在宫里。”

哦!十几年前,唐朝就在波斯有都督府了,波斯王卑路斯被任命为都督。朝廷还在长安给波斯人建了波斯胡寺,尊重人家的信仰,也方便他们聚会,就在醴泉坊。

不过后来,这不是息兵了吗?波斯被大食给灭了。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波斯都督府了。

林雨桐就说,“所以呀,我觉得息兵不该是大规模的撤兵。若是如此,那早前的征战意义在哪呢?”

四爷就说,“今儿说的就是这个!得承认,距离太远,交通不便,鞭长莫及。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朝廷跟不上。这种情况,只能做一些输出。”

什么输出?

“武器。”提供给他们,得在技术上下点功夫。输出的武器得有使用年限,要不然扩散的到处都是,就是害。至于你说的驻兵,其实已经设计改革军制了,这在而今可轻易碰触不得。四爷就说,“慢一点!再慢一点!别急。”

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