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资产信托】(第1/4 页)

大世争锋最后几章 水鬼游魂 950 字 2024-02-22 08:23:57

,最快更新大世争锋 !

“您老就没有想过大生纱厂用信托管理的方式,请专业的管理团队吗?”信托公司在美国很盛行,托管基金和工厂也不是没有,在民国虽说是新生事物,但在上海天津也出现了。所以,王学谦问的并非突兀。

“专业的管理团队?”张謇一愣,他听说过信托公司,不过他听到的和王学谦说的有点差距。

民国的信托公司大部分被称为皮包公司,因为商业信托不成熟,缺乏执行有效的管理团队。反而在某些领域,信托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比如证券业。

投机商并不是拿自己钱去抬高紧俏工业原料的股价,操纵原料市场来获取大量的利润。而从银行贷款,更多的是民间募集资金。从银行获得资金来源,需要抵押和保人,普通的投机商是没有这份能力的,再说银行也能干预股市和原料市场,没有必要假他人之手,赚本属于自己的钱。

于是信托公司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信托公司基本上都只做一件事,投机。

极少数的信托公司才会有资产管理这类业务,因为对于信托公司来说,这方面的业务是获利最不容易,而且风险最大的,毕竟一旦接受资产管理,就不得不组建高效的管理团队,这方面的人才,在民国都是非常稀缺的。

“从生产,运输,销售和财务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一来可以提高资本的运用效率,二来,信托业务也直接向受托方的董事会负责,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将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这才是一个投资者最该做的事。”张謇眼神有点迷茫和不解。这好像和他理解的信托公司有点出入。听着好像挺好,可问题是上海有这样的信托公司吗?怎么自己都没有听说过?

张謇很不淡定地问了一个心头的问题:“这个……市面上的投资信托我是听过说,可是资产信托?上海有这样的信托公司吗?”

随后。张謇带着疑惑的眼神看向了叶景葵,这位上海滩的大银行家也是微微愣神。上海滩五花八门的信托公司是不少。可这些信托公司都是那些夸夸其谈的人在控制,说白了就是骗子公司。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说这些公司都是骗子。

毕竟这些信托公司参与的投机业务,有时候能够给公司带来巨额的利润。

投资者也并非是拿钱打水漂,而且信托公司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和银行完全不是一个系统。他们之间的联系甚至要比银行之间的联系还要紧密,就像是合作觅食的鲨鱼,一窝蜂的上去。一窝蜂的离开。吃饱了就走,是信托公司奉行的行业准则。

一旦投机成功,投资者也能获得巨大的收益。

不过一旦失败,投资者的钱打水漂就不用说了,信托公司的老板基本上只会选择一条路走……跑路。

不管是去南洋,还是去日本,总之没有几个敢留在上海的。

叶景葵当然清楚王学谦不会是空穴来风,这么说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总不至于他开口说:上海的信托公司都是骗子公司,让王学谦下不来台吧?

这样的话。也太不会做人了。在商场沉浮多年的叶景葵不是当年中进士时候的那个书生了,而是一个商界拥有很大影响力的大人物。他或许猜测到王学谦的用意,只是不好当面说。只能装作不知道:“王督,这个资产信托的业务不知道哪家公司有?”

“东方信托公司,你们没有听说过?”

王学谦理所当然的样子,仿佛这家信托公司在上海鼎鼎大名的老牌信托公司,可实际上,这家公司上个月才在布道路上低调开业。

听名字,叶景葵就想到了一个人,卫挺生。然后很容易将这个人和王学谦联系在了一起。难道是王学谦的产业,或者是王学谦为了吞并张謇的大生纱厂故意放出的烟雾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