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各方齐聚长安城(第2/3 页)

就是其中之一。

长安令黄启军跟着汉王投靠蜀王,后将嫡次女嫁给陈坤年,之后又带着红薯种子回到长安,此时已经种了一季有了收获,且最近长安也下了几场雨,干旱有了很大缓解,百姓们都在说是王氏遭了报应,苍天终于降下甘露。

总而言之,干旱是因为王氏篡位,下雨是王氏被灭,天道终于回归正常。

杨惟爱原先的长公主府还在,只是破败了。原先种满了名花异草的花园子里杂草丛生,二三十亩的人工景观湖里全是淤泥和杂草,屋子里也是灰尘淤积,门窗破败,看上去很是凄凉。

杨惟爱和慕扶疏到了长安第一时间就是去长公主府,这时候崔崇瑜和杨翁也点齐了人马前去,在门口遇上了。

崔崇瑜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上杨惟爱,他踏上府门前最后一级台阶的右脚一下子踏空,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还是身后的杨翁扶了他一下,免去他从九层高阶上滚下去的惨祸。

崔崇瑜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杨惟爱,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杨惟爱今日穿着一身大红织锦绣百花胡服,下穿红色阔腿裤,腰间别着马鞭。其实她一开始看见的人是杨翁,刚要喊出声,却见杨翁前面那个穿着一袭褐色短打的男子猛回头,见了她就一脚踏空差点摔下台阶。就在他一眼间,她认出了那个人是崔崇瑜。

两人相对无言,杨翁站在崔崇瑜身后看着杨惟爱,眸中看不出喜怒。

杨惟爱愣怔了一会,在看到崔崇瑜微红的眼圈后微微颔首一笑:“崔郎。”

崔崇瑜还没来得及回答,杨惟爱已经将视线移开,对着杨翁甜甜一笑:“文郎,一路平安否?”

杨翁笑眯眯上前,仔细看了看她的脸,笑道:“瘦了。”

杨惟爱嘟嘴:“想你想的呗。”

慕扶疏看着年过三十的娘亲做出这一番小女儿娇态,余光又不小心瞥过崔崇瑜五味杂陈的脸,简直不忍目睹……

没见崔崇瑜双拳紧握,双肩抖得像过电一样?

慕扶疏再也看不下去,走到崔崇瑜身边挡住他看向杨惟爱的视线:“阿爹,三郎呢?”

崔崇瑜艰难的将视线转移到慕扶疏身上,勉强露出一个微笑:“在淮王府。”

淮王在长安当然也是有王府的,当年他就是在淮王府长到了五岁才被送走,虽然他的记忆只有那个逼仄的小院,至少他知道淮王府是他的家。

慕扶疏不想搀和到三角恋爱中去,眼珠子在三人身上打了个转,转身对杨惟爱道:“阿娘,我去看看三郎,你这边有这么多人帮忙,想来也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规整好。等屋子弄干净了我再来。”

江宁城带来的东西都在慕扶疏身上,说好了先将屋子打扫好了再摆家具的,现在又这么多人帮忙,慕扶疏还是去找三郎的好。

杨惟爱同意了,让她酉时再过来,那时候屋子应该修整的差不多,可以规整内室了。

杨翁派了一对人给慕扶疏带路,骑着马在空旷的街道上疾驰,慕扶疏感叹不愧是长安,瞧着马路宽敞的,四车道还嫌多,想起前世影视作品里的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心中不由得豪情万丈,觉得不久的将来自己和三郎也能做到这点,到时候这四车道说不定还要拓宽到六车道八车道……

跑了大约一炷香时间,前面领路的士兵渐渐放慢了速度,回转身对着慕扶疏行了个礼,指着面前的围墙道:“这就是淮王府外墙了。”

慕扶疏放慢速度,沿着外墙往前走,不大会儿功夫就到了大门口。两扇斑驳的大门正开,台阶上有斑斑痕迹,门槛还断了一截,门匾早就没了,从大敞着的门往里看去,能看见地上很多青砖翘起,还有褐色的污渍。

想起淮王满门被诛,慕扶疏觉得那褐色应该是干涸的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