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1章 巴黎的房屋(第2/2 页)

在英伦寻宝 子爵的青花瓷 285 字 2024-02-18 06:35:43

来看,“改造巴黎”确实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谓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但这并非拿破仑三世的全部目的。

改造巴黎的背后,还隐藏着他的执政的想法——阻止未来可能的“叛乱”,防止叛军利用旧巴黎狭窄的街道,设置路障,挑战他的统治。

法国哲学家和城市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就曾尖锐的批评道:“如果说奥斯曼开辟了林荫大道,如果说他规划了那些广场,那并不是为了优美的街景,而是为了用机关枪扫射巴黎”

毕竟法国大革命之后巴黎人的起义与暴动此起彼伏,仅1830年至1848年之间,巴黎就爆发了7次武装起义,而最后一次暴动甚至到了1968年5月开始的五月风暴。

当然了,这里指的是武装起来的暴动,而比较和平一些的抗议则更多了,最近的一次还是抗议油价上涨的黄马甲运动。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无法绕过的就是19世纪的巴黎市中心非常的拥堵与狭窄。看起来就像一张蜘蛛网一样,各种狭窄的街道很容易被土石、夹具堵塞。

那时想在巴黎搞点事情实在是太容易了,只要抄起家伙把街道一堵,一场大规模的暴动可能就爆发了。

这些街垒甚至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比如说著名的歌曲《到街垒去》就说明了那个时代某种特点,因为这种简易的堡垒能够极大阻碍警察和军队的镇压行动。

想想也是,哪怕是今天打巷战对于进攻方来说都接近于一场噩梦,更别说在那个只有前装步枪的时代了。

所以到拿破仑三世称帝时,他决定对这些曲折、狭窄、治安问题丛生的街道做点什么。为此他委任“奥斯曼男爵”全面推行巴黎大改造。

学校、教堂、剧院、医院在内的大批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在拿破仑三世的督促下,保障工人群体住房的“工人村”也得以建造。

同时,一些配套措施也在不声不响的改造着巴黎。巴黎城内的广场数量,从1852年的1座增至25座;

医疗系统的改善,让医诊人数增长一倍,达到20万人次;更多的水库和引水渠让巴黎人喝上了质优价廉的水,道路照明系统也完善起来。

总之,到1870年时巴黎已经脱胎换骨,从一个传统的古典城市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这也成为了欧洲大陆城市改造的典范。

而梁恩他们现在所居住的房间所在的那栋楼就是那个年代为低级文官们准备的住宅,所以整体环境看上去非常不错,尤其是在完成了装修工作后不是整个房间不比那些奢华的公寓差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