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第2/5 页)

看起来像是虫二,其实是风月两个字拆边,是个很有名的典故……”

虽然已经毕了业,一群学生还是或站或坐地凑在老贺边上,老老实实听起了课。

“好同志,靠你了。”

班长扯着学委,压低声音给他分配任务,“我们数了,这儿一共有十七块碑,务必让老贺多讲一会儿。”

……

在被寄予了厚望的学委全力发挥下,老贺越讲越投入,爬山的进度终于比之前慢了不少。

中天门往上风已经挺大,靳林琨举着手电跟上来:“看什么呢?”

于笙扬扬头:“星星。”

靳林琨跟他一块儿在石头上坐下来,握着于笙的手往口袋里拢了拢,也跟着一块儿抬头往上看。

山里的夜空格外干净,这样抬头看,能看得见清晰的漫天星光。

成人礼的时候,老贺送了他们一片星星,告诉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对自己负责。

拼了一年,高考整个七班发挥得都非常不错。

学委考上了省外的985,班长和女朋友一块儿去学了医,正在班群里广泛征集护发秘籍。复读一年的生活委员如愿去了目标的美术学院,段磊的高考成绩顺利排进了招飞线,家里高兴得请了一个星期的客。

高考结束那天,回了学校的高三生们尽情发泄了一年来的压力,声势大得几乎造反。

有几个班没忍住撕了书,撺掇七班一块儿,被体委毫不留情怼了回去:“撕什么撕?我这个得拿回去当传家宝,将来跟我儿子说,看你老子当年学习多努力……”

一年的努力是直接通过实际效果折射出来的,七班的书跟卷子都翻得几乎出了毛边,上面的笔记密密麻麻,有几份还被教育处主任拿去给低年级展览传阅了好几天。

于笙的笔记标准得像印刷出来的,教育处主任虽然看不懂,依然喜欢得不行,一度很想拿走作为以后学生的高考动员范本。

结果消息才传出来,那几份笔记就被他们班班干部们眼疾手快藏得严严实实:“不行不行,笙哥,快拿回去藏好……”

高考都考完了,于笙有点弄不明白这群人在搞什么名堂:“干什么?”

“复印卖啊!”他们班学委推推眼镜,“文科状元复习笔记!这么详细,一科至少要卖到一百块!”

七班人的商业头脑非常发达,七嘴八舌的讨论了半天,甚至已经帮于笙想好了销售的途径和收费标准。

靳林琨看得很感兴趣:“我的笔记也能复印吗?”

虽然那时候的成绩还没出,两个人的状元也依然十拿九稳,理科状元的笔记当然也很有价值。

学委自信满满,接过靳林琨的笔记,仔细看了半天。

……

学委捧起笔记,双手恭恭敬敬递了回去:“靳老师,您的教案可能还得加工一下。最好翻译成正楷的简体中文,然后把所有‘太简单不用看’的批注都涂掉……”

步骤太复杂,可行性太低。

考虑到买到状元笔记的同学多半正在经受高三的煎熬,七班笔记代购的同学们依然保有最后一点良知,毅然放弃了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