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薛仁贵的偶像(第2/3 页)

大唐虎贲笔趣阁 无言不信 244 字 2024-02-24 14:18:33

之余,又是满心的自得。

薛仁贵本就出生将门世家,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曾祖父薛荣,官至北魏新野、武关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县公。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但因他父亲早丧,家道中落,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

身为将门,薛仁贵向来不甘心就此埋没,自小苦练家传戟法苦读兵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宗耀祖,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他毕竟无权无势,想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罗士信的崛起事迹,正好给了他前进的方向,亦将之视为目标,也因此特地从老家山西赶到朔方投军。

他当然知道罗士信已经离开了朔方,在朝中当任刑部尚书。但是只要罗士信还是罗士信,他必定会披甲上阵的,朔方这一地他的老部众必是首选。果如他想的一样,大唐因为崛起太过迅速,引发了了周边的不安,联合起来针对大唐。大唐兵分两路出击,而他理所当然的跟着莫虎儿追随罗士信一起出征。

只是薛仁贵没有想到的是他如此轻易的就让罗士信看中,并且加以提拔。

“你先充当我的护卫,怎么样?”薛仁贵闻言大喜过望,也不说话,再度行了个军礼,开心的在罗士信的身旁站定。

时过不久,负责清理战场的李道宗找到了罗士信。

“大将军,清点完了。俘虏一共有两万八千六百余数,其中重伤的五千余,还有一战之力的两万三千多。这么多俘虏,应该怎么处理。”李道宗眉头皱了起来,显然有些烦躁。

罗士信想了想道:“重伤的管饭,够垫肚子死不了就行,不给于治疗,让他们自身自灭。余下俘虏都进行收编,将他们独立编制起来。”

一旁莫虎儿道:“这多了将近三万张嘴,消耗可是个天文数字。”

罗士信笑道:“我罗士信向来不吃亏,给他们吃的,也不是白给。攻城是填命是战,老子的兵金贵着呢。现在多了两万多的兵,天大的好事。”

李道宗眉头舒展开了,颔首道:“末将明白了。”

大军回事,撤到建安城的时候,苏定方已经攻占了建安城的城墙,正在城中与剩下顽抗的兵卒打巷战。

罗士信让奎托斯带着斛斜谷的头颅与兵卒前去支援苏定方,建安城负隅顽抗的兵卒本就只剩一口气,得知援兵给歼灭长官阵亡,士气登时跌落,根本挡不住苏定方与奎托斯的冲杀,弃械投降,建安落陷……

对于投降的兵卒,罗士信来者不拒通通收编入军。

新城、建安皆以攻下,高句丽援兵又破,剩下的只有给唐兵包围的辽东,只要拿下辽东,高句丽强占中国两百年的辽东正式重归大唐怀抱。

对于这一战,罗士信这里慎重又是慎重,将这大半月制作的攻城器械一同运至辽东城下。

唐军中军帅帐!

二十余唐朝大将依次而立左右,一个个表情严肃:他们都知道最关键也是最艰苦的战役即将到来。

“李道宗、李宏基听令……”

“诺!”

“你们负责攻打辽东西门!”

“张士贵、马文举听令……你们负责攻打辽东东门!”

“诺!”

接下来的张俭、苏定方分别负责南门与北门。

一个个任命从罗士信的口中传出加上收编的降卒近乎十万大军将辽东城层层包围,水泄不通。

在罗士信任命下达的一个时辰之后,唐军对辽东城展开了强而有力的攻势!

这辽东城经过高句丽两百年的修葺,城墙高厚不说,仅仅是护城河便足可让人望而止步。辽东城的护城河全然不输于唐长安城的护城河河宽二十丈,条石垒砌驳岸,坚固陡直,想要攻城首先面临的便是这宽广的护城河,要将这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