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7章 《稷下学宫》(第2/2 页)

咸鱼的自救攻略txt 貌似高手 446 字 2024-02-18 08:05:44

国理念和经济上的才华。这才是古老的东方智慧,早在公元前400年,就提出了经济战略,用货币战争击垮敌国,也提出过“注入流动性”的概念,为经济增加活力,领先了世界不知道多少年。

齐鲁大地是孔孟之乡,儒学的土壤很发达,孟子也是稷下学宫中的大祭酒。但是这个时代道家非常昌盛,稷下学宫中囊括了当代道家大贤者中除了庄子之外的所有人,还有一些亲道家的其它学派强者。

这个时代的道家星光璀璨,偌大的楚国以道家思想治国,然后怼天怼地,把北方六国怼得不要不要的,庄周的“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就是这个时代的标签。

而稷下学宫简直就是道家大本营,环渊、接子、季真、田骈、慎到、驺奭、尹文、彭蒙……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喷。

其实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主要共性都是能喷,不能喷的没法发展,没法引起君王的重视。最典型的杯具就是韩非子,有经天纬地之才,写下《五蠹》、《八奸》,奈何是个口吃之人,憋屈而死。

道家的特点是特别能喷,惠施有治理魏国的才能但每每被庄子喷得哑口无言。

这就要命了,因为孟子是个超大喷子,历史级别的大喷壶。孟子最著名的喷人事件就是“见梁惠王,望之不似人君”,直接把梁惠王按在《孟子》里面带着后代儒生鞭尸2500年。

而道家,常看小说的人肯定不陌生,标签是“逆天”。

道家逆天是真的逆天,不是开玩笑,和儒家是针尖对麦芒。

都知道儒家和法家不对付,互相视为仇敌,那是因为治世理念上的分歧,但儒家和道家是世界观上的两个极端,儒家讲究天人合一,但道家讲究天人对立,分歧更大,可以说一个是水一个是油,根本无法相融。

孟子和道家大贤者们凑一局的结果是什么?白沙想象了一下,就是孟子每天被围攻,然后不屈不挠,顶着一头包舌战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