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2/4 页)

咸鱼的自救攻略txt 貌似高手 446 字 2024-02-18 08:05:44

然而,虽然他们都骂疯了,也不能动摇小康决心之分毫,因为我们明明是赚钱的。店家也很高兴,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一单收入从一块钱变八毛,但客流量增加好几倍啊!

只不过小康作为举着屠刀的人,没必要跟待宰的羔羊们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刀能赚钱,这太假惺惺了,还不如给个痛快。

时至今日,小康的街机已经开始向外分发了,几大运营区域都开始扩散,但是还称不上是大规模的推广。至于加大力度,就等春节之后吧,前面没加大力度不是等着《我服了》上映么?

这叫形成共振,毕其功于一役!小康的连招就像多普勒效应一样,所有效果汇聚在这一个点上集体爆发。

只是铃木老爷爷要求功成身退还是比较让人伤感的,但也确实到了可以分手的时间。当初承诺他的,无非是一笔投资罢了,用于开发《莎木4》,对目前的巴人集团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他是一位优秀的游戏架构师,不但带领团队为于文辉的项目开发承担了最不容易实现的部分,而且从游戏架构本身也给于文辉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从设计到实现,整个《罗马之敌》中都有这位老爷爷的影子。

实际上本次开发之旅对铃木裕和他的团队也有很正面的价值,至少从信心上是如此。《罗马之敌》已经开始赚钱了,虽然付费点被砍到接近于无,但是只要有付费点就可以录得收入,只要玩的人多了就必然有收入。整个项目的数据,对他也是完全开放的,因此整个过程对他来说也算是另一种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了吧?

声叔对此还有另一番解读,说铃木裕之于《罗马之敌》就好比是写手替别人代笔捉刀一样,书写的是别人的作品,未来的成功,所有利益都是别人的,但是自己在执行过程中得到了另一种感受和体验,非常独特的体验,很容易在某个方面得到提升。

楚垣夕对此不置可否,因为职场中本来就是这样的,给别人打工就意味着别人得到你的剩余价值,而你得到工资以外的部分只能是经验或者教训。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毕业生来说最好进入大公司的原因,进大公司虽然不见得起薪比去小公司多多少,但是框架大,接触面就广,就算是被动获取经验,获得经验的管道也宽。而小公司则不然,基本上进来就是囿于一个狭小的圈子,除了所做的工作接触不到什么外界的有效信息。这种差距一开始不明显,六个月以上就会非常显著。

想来,于文辉今年再做校招,应该会比去年容易的多吧?

时间很快来到大年三十,这是欢乐祥和的一天,也是血雨腥风的一天,特别是小康生活做发行欺负小朋友,点映期间抢排片最高的一天抢到了21%的夸张数据的情况下。

春节档之前的一个档期历来都是电影人的边角料,不会有什么大作。《我服了》以点映的名义冲进这片盆地之后一通翻江倒海,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把点映搞得比正常上映的排片还高,这还是票房正常分账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效应?

效应就是圈内圈外无论刚被《我服了》打过的,还是要上春节档的,全都不错眼珠盯着排片。毕竟春节档看的就是排片,在宣发都过关的情况下,排片好,再烂的片子也能骗到钱,排片不好,再好的片子也难成爆款。

此前的点映,《我服了》的上座率大概是15%左右,这个数据要是放在春节档那就是不可思议的扑街,扑出了天际,但是放在春节前就算是还不错了。

当然,盯归盯,到了这个时候,有什么招数基本上也都试过了,最终还是要看各自的本事。不是不想发力,而是很多人发现事到如今已经无处下嘴,声量上双方的声音都比较大,使得真正有见地的批评和贬斥难以传出声响。

有那种特别专业的影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