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倒霉催的(第1/2 页)

祝明月先让李匠人将预算估出来,再将整个建筑群拆分为三期工程,分出轻重缓急。

一齐建成,不是荷包顶不顶得住的问题,是时间拖不起,等到猴年马月开业,黄花菜都凉了。

回去路上,林婉婉掰着手指头算,“祝总,哪怕一期工程完工,都得好几个月后了吧!”

这还不算装修备货的时间,那她不是得等几个月才能自由地吃吃吃。

祝明月:“怎么可能把它空放几个月,坐地商干不了,可以练摊!”不能让这片地方热度降下来。

林婉婉不常参与经营,但几个作坊的产能大致有了解,“备货有点麻烦!”维持几个月量的货物,得加班开工。

祝明月不屑道:“山人自有妙计。”她还在外头欠着钱呢,也不知道段晓棠在前线如何。

段晓棠还能怎样,没接到长安的消息之前,只能原地躺平。

军营里有将官们压着休整尚算平静,但估计对面的绛州城就没这么好的耐心了。

他们被围在城里,鸟飞不进,哪知道长安的消息。更别提有政治素养能明白牵一发动全身的道理。

右武卫在城外磨洋工,城里人心浮动,照常理来说,围城围得越久,城破后军队的报复行为就越大。

这时老将杜松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范成明挠头不耐道:“我们还要等多久?”明面上说的是攻城时间,实际上问的是朝廷的流程。

杜松不动如山,“本朝没有先例。”若非吴皓地位非凡,他们根本无需如此束手束脚。

军营里帅帐大多是主将的行军帐,吴越位高却不一定是主将,加之并不好将自己私隐展露于人,故而单据一帐。

右武卫帅帐更像是一个大型会议室,有时是将领们开小会,有时是所有将官开大会。将生活起居物品移出去更显得宽敞,容得下更多人。

吴越手里捏着一封军报,快步走进来,在位置上坐下立刻言道:“隗贼被缚城外,汾州降了!”

一个“被”字,可见隗建柏是被其他人卖了。

武俊江:“这……”在座的都是右武卫自己人,说点右屯卫的非礼话不是不行,“薛大将军恐怕在骂娘吧!”

范成明接话道:“薛叔多在意形象啊!”肯定是心里骂的。

吴越手里拿着军报,上面没有任何无礼的言语,但薛曲的内心定然不平静。

早不降晚不降,偏偏这个节骨眼子上投降,把他架在火上烤。

薛曲若是任性混账些,都能把人推回汾州城,让他们挑个良辰吉日再投降。

杜松平日勤恳应事,到底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真到要浑水摸鱼的时候,立刻想到办法。“薛大将军送来的只是简报,递送长安恐不妥当。世子当催问他重新写一份详细的奏章来。”

一招拖字诀,一来一回两天时间过去,再加上返京的路程。打个时间差,到长安头七都过了,怎么都该有个说法。

当然时间越晚越好,哪知道汾州的乱军这么沉不住气。

薛曲是个老狐狸,不可能这时候横生枝节,只能怪城里那些人心理素质不行。

现在只希望长安城里拱火的人动作快点。

吴越既然没说,就代表汾州的降人没有提出过分的要求。

段晓棠:“单俊达怎样?”算投诚还是迫降。

吴越:“半个月前被他侄子杀了!”

他们的挑拨离间计有点用处,单家人动手,势力在自家传递,算不得隗建柏游景焕不讲义气,只能是单俊达在自家不得人心。

但若说其中没有他们的手笔,谁信?

吴越反正不关心,左不过单家被枭首的人多一个。

吴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