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3. 大宋反派(14)二更 大宋反派(14……(第2/3 页)

没有你不行 林木儿 1226 字 2024-03-01 03:22:13

去的时候桐桐正在这大殿里,就在刘太后的身边放了一张桌子,然后她一边蹲马步一边读书习字。

她说怕生病,要强身健体,于是,上上下下也默认了她的做法。只要她不累,没人干涉她。

人一进来,桐桐就眼睛一亮,只喊了一声,“先生。”

晏殊:“……”要不是太后当面不能失仪,看我不把白眼甩在你的脸上。一副武夫的样子,有辱斯文。他袖子轻轻一甩,不知道是‘嗯’了一声还是‘哼’了一声,然后给太后见礼,“娘娘,这便是涪陵县公。”

刘太后觉得自己心软了,为什么看见孤儿就心里难受呢?她叹了一声,“起来吧!以后常见的,不用大礼参拜了。”说起来也是宗亲,关系实在说不上是多远,她直接给赐坐,问些琐事。

这一问,就觉得靠谱了一些。之前还因着身份的缘故,不想答应。可一见人,就明白晏殊为何明知道这样的身份还要举荐了。这个孩子是少有的稳重之人。

稳重、老成、本分,对官家而言,现在就需要这样的伴读。

最近,官家太浮躁了,这很不好。

她给了赏赐,说晏殊,“你看人的眼光是好的,去给官家送去吧。”

晏殊也满意,这位县公机敏就机敏在这里了,他的精明从不外漏。一个有独到见解的谋臣,知道在太后面前该是什么样儿的。

从里面一出来,他就拍了拍这小子的肩膀,然后说起了赵祯,“是个性情极好,会替他人着想的人。只要太后点头,官家必不会为难……”

然后就见到了赵祯。

赵祯……跟四爷想象里的也不一样,哪怕桐桐形容过,他还是很意外。桐桐说赵祯面色蜡黄……是!十几岁的少年人,显得特别文弱。

反倒是久病还没有调养过来的自己,这几个月刻意锻炼,哪怕是清瘦,也看着精神奕奕。

“官家……”

话还没说完,赵祯就先拉住了人,上下打量四爷:“你我同宗同脉,份属叔侄。以后便以叔侄相称便是了。”

四爷:“……”还不如赐个进士的出身好用呢。宗室待遇真不如士子。

资善堂正堂里在说什么,桐桐也不知道。她是奉命来送赏赐的,顺便看看宫人给四爷收拾的屋子。

资善堂是皇子读书的地方,它的前院有先生们休憩的地方。而后面,自有伴读休息的地方。

像是另一外伴读蔡伯俙,就是常年住在资善堂的后院的。此人一直低调,甚少出现在人前。非必要都不出资善堂!又因在京城中无亲眷,所以也不怎么出宫。很多人都忽略了那里住着一位天子的伴读。

屋子收拾了一间,这就属于想住就住,想出宫就能出宫的。

桐桐还是希望四爷冬天能尽量在宫里度过的,好歹暖和,对吧。也有宫人伺候,有自己这个大红人在,不会短了他的什么。

如果想,见天的见面都行。

里里外外的看了一遍,又把隔间里的书房给收拾了一遍,这就成了。

她没在这里多逗留,出来之后直入后宫。结果半路上就遇到了皇后。

桐桐:“……”看赵祯看的可真紧。她笑着迎过去,“天儿这么冷,您怎么站在风口上。”

郭后直接问说,“郡主去资善堂了?”

“是啊!”桐桐拉了皇后低声道,“晏大人举荐了涪陵县公给官家做伴读,大娘娘挺高兴的,想叫县公在宫里有些休憩的地方,打发我送几样赏赐。”说着,又低声道,“要是碰不上娘娘,我还正要去求了娘娘呢。”

哦?求我作甚?

“县公与我有交情,他初来乍到,必有许多不趁手之处。加之还在孝期,这饮食必得注意……”桐桐对着郭后行了万福礼,“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