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3 页)

四福晋淑惠 青青小艾 53 字 2024-02-18 06:57:19

况且,安郡王算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还需要皇子家为其委屈了自己?

但与安郡王关系亲近的人,应当十分在意这两个禁令?

宝珠皱紧眉头,她仿佛记得这个托合齐,与安郡王府好像有点儿关系?

下一秒,胤禛便为她解答了这个疑惑:“托合齐原本是安郡王家下人,后转为内务府包衣,之后得了太子看重,又有其妹定嫔与老十二胤裪在皇阿玛面前说和,很得皇阿玛信任,这才渐渐爬到了如今高位。但因他与安郡王府有旧,本应注意着些。然而安郡王去世后不久,他竟公然违抗皇阿玛禁令宴请众人,且一连数日聚众会饮。此事在事后被安郡王的弟弟景熙揭发,但皇阿玛一开始不以为意,随意丢出个‘事出有因’、‘满人本就无酒不欢’的理由,再将托合齐叫到面前严厉训斥一顿便打算就此揭过。”

“后来呢?”既然康熙不打算追究,胤禛为何又旧事重提?

胤禛看了宝珠一眼,眼神复杂晦暗,“景熙不罢休,非要让皇阿玛追究、调查,每每上朝都要重提此事,惹得皇阿玛烦不胜烦,最后只能虽然找了几个人前去调查。”

宝珠有些无语,“随意找几个人?这样轻慢的态度,怎可能调查得到东西。”

但事实就是,调查到了。

康熙随便派去的几个人不但调查到了“东西”,这“东西”还正巧就是康熙最忌讳的东西——

那几个人调查到的宴会名单,直指太子结党营私。

康熙对太子“结党营私”究竟有多痛恨呢?只看康熙尚未对胤礽生出太多不满的三十六年,胤礽只是因为接见了几个内务府的中下级官吏,不但他自己被康熙训斥,胤礽当时接见的几个官吏也尽皆被治罪或处死,之后更是将与太子关系亲密的朝中重臣索额图圈禁致死,便能窥见一二。

这就是康熙的忌讳,是太子唯一不得触碰的逆鳞。

然而康熙四十八年,在安郡王去世这样的风口浪尖,所有人眼里的□□托合齐不但不顾禁令举办宴会,饮酒作乐,宴请的对象还都是朝中重臣。

托合齐举办宴会,邀请的都有哪些人呢?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都统鄂缮等等。

眼不眼熟?全是此次被抓被杀的人,时隔两年多,全部被治罪,一个没跑掉。

但除了托合齐,其他人是不是外界认定的□□呢?

不是,至少康熙完全不知道这几个人是□□。

康熙是在看到名单后,发现这些人手中都有一定的兵权,尤其是托合齐这个步军统领,他不但手中掌着两万兵马,还负责京城九门以及皇宫的守卫,可以说京城里所有的皇亲国戚、包括康熙的身家性命都在他一掌之间,若是他有异心,必然会对他的统治与安全产生威胁。

又因为托合齐是个“铁杆儿”□□,康熙直接认定这些人全是太子的人,认定他们结党营私,认定……

太子对他不怀好意。

所以其实早在两年多前,康熙才复立太子不久,他就已经产生了二废太子的想法。

只是时机不成熟,只能忍耐。

于是两年多后的今天,太子复立也有两年了,时机成熟,于是康熙随便找了个理由,直接将托合齐当初宴请的朝中重臣全部治了罪。

说是没有征兆,其实是因为这祸根埋得太早,知道的人又太少,所以才会显得突兀。

不知内情如宝珠,只觉得康熙此事做的荒唐。

知道内情如胤禛,却有一种终于来了的尘埃落定之感。

宝珠万万没想到托合齐与安郡王府还有关系,更觉得托合齐行为举止太过荒唐,不免有些错愕。她甚至忍不住猜测:“这托合齐,真的是太子的人?”

她一向是不太愿意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