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明月清风(215)二合一(第2/5 页)

没你不行高情商回复 林木儿 1226 字 2024-03-01 03:22:13

呢?而今无人说魏征曾事过三主的事,都只道,此人是名臣。为何?因为他选择的君王开创了盛世!我想,在当年,他也一定受过许多非议。但是,时过境迁之后,怎么样了呢?到底是给了他一个公正的评价。那么张先生,你是否有胆量像是魏征一样做选择呢?其二,辽东的汉人百姓,需要先生这样的官员。先生应该叫天下人都知道,大明抛弃的百姓,大明励志为官的读书人却不曾抛弃。你们此去,跟汉官去治理安南是一样的,是替大明的君王去治理他抛弃的百姓去的。顶着骂名做着大明皇帝做不到事,不是你们对不住君王,而是君王对不住你们。”

说完,就起身,从怀里掏出个小匣子往桌上一放,“张先生,何去何从,你再思量。在下是做不出强人所难的事,先生要应承呢,盒子里有地址,在下恭候大驾。先生要不应承呢,里面的东西就只当是在下上门带的见面礼,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说着,就把帽子戴在头上,起身直接出去了。

石羊跟着起身,什么也没说,默默的跟着李承庚。

出了门就直接上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两人对面而坐。

李承庚问石羊说,“你觉得如何?此人会就范吗?”

石羊轻哼一声,“虚伪之人罢了!你把借口递到他的手里,给他把台阶都铺在脚底下了,他又怎么会不就范。”

是啊!虚伪之人罢了!

李承庚就笑,“说实话,秋山先生,好些满大臣都很喜欢你,为何呢?因为你耿直。好也罢,坏也罢,你总能直指要害,辛辣的很。这一点,跟汉大臣区别很大。”

石羊点头,“无欲无求罢了!”

李承庚便笑了:“你不是无欲无求,你的欲,你的求,跟大部分人不一样罢了。”

石羊嗯哼了一声,却没有再说什么的。

他全程闭着眼睛,思量着一件接着一件的事。皇上不想要这些裹乱的读书人,这些人在大明能乱起来,那是因为大明有这样的土壤。大清要这些读书人,不怕他们添乱,那是因为大清会说汉话的满人都少,更不要提认汉字那一套了!满八旗是大清的根基,他们手里有刀,他们怕什么。

杀不是好办法,但不顺了,杀确实好办法。

一些确有治理之能的读书人,是能得到任命的,也确实是需要这样的人来安定汉人的心。大清朝廷这是在跟关外的汉人说:看!大明的读书人都过去了,那大明真不是你们以为的那么好,安安生生的呆着吧。

根子在这里呢!

而像是张溥这样的读书人,他的用处只有一个,那就是短时期之内的号召里。他能鼓动更多相对单纯的读书人过去,这就是他的用处。

至于到大清之后,不说别人,李承庚就得换一副面孔。其实别管是哪里,看重的都是忠贞二字。就像是自己,哪怕皇太极从未曾真正的信任自己,但却给予了自己最大的尊重。这个尊重是哪里来的,是不曾损害丝毫大明的利益而来的。自己说皇太极因为防备,从不叫自己参与大明的事务。可叫皇太极自己说的话,他未必不会说,这是舍不得自己两难。

所以,从这里看,这个张溥呀,其实是很不必在意的。

他现在反而忧心的是,这些读书人到了大清,真的诽谤大明,败坏大明的名声怎么办?

他不知道皇上是否对此有预判,又对此有什么应对之策。他感觉改天还是该去林家,隐晦的传递了这个意思才行。

仇六经带着人看着马车离去,又打发个小子,指了指张溥家,叫他去瞧瞧。

这小子看门开着,就朝里面走,都要进屋子里,才喊了一声,“先生……在家吗?”

张溥赶紧把银票放进匣子里,问说,“谁呀?”

这小子就道:“我在隔壁住,借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