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兵变(第2/3 页)

这里,曾经看都不看一眼的东西,如今却要捧在手心里仔细打量,不断思索着怎么争取。

明祎捂着眼睛,自己实在看不下去了。

顾锦瑟不知她的心情,她舒服地躺在皮毛上,翻身盖着皮毛,心里舒服极了。

她不知摸了多久,终于放下了,喜滋滋地去找明祎,“我们去找他们商量,我带了些钱过来。”

“阿瑟,你高兴吗?”明祎莫名出声。

顾锦瑟嬉笑道:“自然是高兴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好,那你等着,我去找他们商议。”明祎妥协了,目光灼灼,站起身,虔诚地捧起顾锦瑟的脸颊,毫不犹豫地吻上柔软的唇角。

顾锦瑟,我欠你的情,这辈子都还不清了。

走出屋子,明祎猛地深吸一口气,冷气侵入肺腑,半个身子都跟着发颤,她望着灰白的天际,骤然沉静下来。

片刻后,她迈出沉重的步伐,去找村长商议用粮食换取皮毛。

山里入夜早,温度也下降得快,天色入黑后,大家都不出门了,顾锦瑟与明祎并肩躺在一起。两人明明很累了,却没有困意,而是一起看着屋顶。

这里的屋子都是木头搭建的,地板上铺着杂毛拼就的毯子,皮毛能更好地将寒气阻隔。

“顾锦瑟,明年冬日,我们就会躺在舒服的床上了。”

“是吗?我再信你一回。”

“信我一回。”

屋内寂静,顾锦瑟闭上眼睛,朝明祎怀里拱去,最后,贴着她入睡。

山里的上晚上很冷,冷意从外面钻进来,明祎将顾锦瑟抱在怀中,心都是热的。

一夜过去,天亮鸡鸣,村子里的妇人送来净面的热水,两人爬了起来,明祎却接水。妇人身后跟着一个孩子,八九岁,穿着厚厚的毛衣,见到两人咧嘴笑了,明祎怜爱地朝她微笑,“早上好。”

“早上好。”女孩笑靥如花,怯怯地躲在母亲身后。

妇人牵着孩子,说道:“这里没什么好吃的,都是些山里捡来的果子。”

“你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不必特意准备。”明祎含笑。

妇人领着孩子端来汤汤水水,还有羊奶,有些腥气,两人都无法接受,但还是喝了。

吃过早起的饭食,村长请她们过去商议后续事宜。

顾锦瑟没有跟过去,而是与招摇四处走一走,村子里都是木头搭建的屋舍,各家各户门口都挂着腊肉,远远看起,很是壮观。

也有许多孩童坐在一起做游戏,顾锦瑟数了数,足足二十多个孩子,小的不过三四岁,大的不过十一二岁,都是读书的好年岁。

顾锦瑟定在原处,与明祎隐匿山间的想法突然就消散了,避世不过是躲避罢了。

她看着孩童们玩游戏,面上是真诚的笑容,突然间,她想将这些孩子带出山里,去见一见大世面。

忽然间,一抹笛音从远处传来,她回身去看,好像是明祎处。

笛音悠扬,与山间无忧无虑的生活极为相配,她驻足聆听,心也跟着跳跃,人生美妙,都是在摸索中过去的。

她闭上眼睛细细去听,可以想象出吹出笛音的人必然是个活泼开朗的人,指不定是一个小姑娘。

笛音浮空,直上云霄,冲入九天。就在众人沉迷之际,一缕琴音破空而入,更加欢快,若有舞者在,必然会跳上一曲。

顾锦瑟忍不住随着音乐而走,走到议事的屋外,一抹熟悉的影子站在门口,手持长笛,而在屋里,有一个小姑娘在抚琴。

原来,轻快的笛音出自明祎。

她扬首看着站在台阶上的女人,明艳无双,她笑了笑,明祎同时也看着她:“我们该走了,不然晚上又得住在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