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丝桐殿大比(第2/3 页)

重笙是什么意思 心渔 380 字 2024-02-24 00:36:32

站在队伍里,这第一天的考试用不上乐器,一百二十人也没有淘汰一说,但会根据各自的表现有一个成绩,交由建昭帝御览。

今日前来伴驾的大臣们还在陆续到达,这么重要的日子,依旧没有看到程国公李承运的身影。

文笙虽然看着眼观鼻,鼻观口,肃然而立,心里却忍不住打鼓,奇怪,自几天前他的贴身侍从去了趟孤云坊给自己碰巧遇上,李承运便好似与她断了联系,送帖子传口信都没有回音,上门便说不在家,这位国公爷到底出了什么事?

看来今天晚上必须再走一趟,不管如何都要和他见上一面。

这时候沿着汉白玉的石阶遥遥过来了两个人,都身穿绛纱袍,下着乌皮靴,走得近了才在锦绶上分辨出一位是国公,另一位是武将。

那武将不是旁人,正是凤嵩川。

他今日穿戴整齐,脸上带着笑容,一边走一边同身边的老国公低声说着话,那老国公对他也颇亲热,两人渐渐就走到了文笙跟前。

凤嵩川在距离文笙丈许远处略站了站,文笙听着他道:“国公请看,便是此女。”

这明显是说的自己。

果然文笙就觉着脸上多了两道探究的目光,这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的时间不长,将她由头至脚打量了一番便挪开,两人继续前行。

这凤嵩川又想做什么?

文笙微微转了头,目光落在那老国公的背影上,这位国公爷看上去大约有六十上下模样,看走起路来那稳健的模样,身体应该很硬朗,耳不聋眼不花。不知他是谁,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她正思忖间,随着两人走远,一旁有认识的窃窃私语,为她解开了疑惑。

“延国公也到了……”

“他老人家和凤大人走一起,莫不是要帮着调和一下?”

延国公鲁大通。

文笙知道所谓的“调和”是指什么了,程国公夫人姓鲁,是延国公府的嫡女,这位鲁大通正是李承运的岳父老泰山,翁婿二人听说关系还不错。

文笙又想起了刚才那仿佛芒刺在背的目光,真是叫人头疼啊。

离辰时还差半个时辰,丝桐殿前再无人走动,连个咳嗽声都听不到。

又过了一会儿,自殿后的灰塔上传来数声钟响,跟着殿前来人方向三声静鞭,有人高喝:“圣驾到。”

上千人一齐跪拜,文笙也夹杂在其中。

她趁人不注意悄悄望去,但见前面羽林军开路,跟着持鞭校尉十余人并排而过,建昭帝没有坐御辇,走着过来的,他穿的是一身常服,黄色的盘领窄袖袍上绣着盘龙。

按说建昭帝不过五十上下年纪,还算不上老迈,但行动间却已透着一股暮气。

文笙不敢打量地太过明显,匆匆一瞥,眼角余光落在了建昭帝的周围。

建昭帝身后跟着两个青年,都穿着红袍,袍上绣着金龙,看这打扮不问可知,正是大皇子杨昊御和二皇子杨昊俭。

建昭帝的两个儿子长得都不差,杨昊御二十出头,看上去斯文俊秀,身上的气息十分温和,杨昊俭走在哥哥旁边,大步流星,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样。

杨昊御叫旁边这英气勃勃的弟弟一比,到显得有些文弱。

走在建昭帝身侧下首的是个老者,须发皆白,看不出多大年纪,但他气色很好,叫人一看便觉着此老精神健旺,再活个十年没有关系。

文笙心中一跳,这般模样,这般地位,不会是别人了,定是老国师谭梦州。

离老者丈许,靠近路边还跟了两位中年人。

这时候建昭帝一行已经越来越近,经由文笙身边走过,队伍中的杨昊御忍不住悄悄打了个哈欠,建昭帝在前面没看到,那两个中年人看在眼中只作未见,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