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荣光)(第2/3 页)

天恩歌赞美诗歌 柳寄江 198 字 2024-02-24 00:41:40

王颐垂眸嗤笑,“这等瑰色轶事七叔还真当真啊!”

他顿了顿,深深道,“似咱们这等人家,看待这等事情,从来不该以风花雪月,而应当以两个势力联姻来论处,这也便是咱们山东士族尚婚姻意义所在。”

王梓山沉默片刻。自东汉之后千百年来,皇权更迭,世族大家稳固传承下来,他们占据了权利最甜美的果实,便必须分薄皇权的饼子。南北朝时代皇权积弱,为了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只得与世族共治天下。如今到了大周朝,周朝统治稳定,又出了数任雄主,自然不能容忍自己的权利地位为世族分薄了过去,便一力加强皇权,打算将占据了权益的世族打压下去!

大周立朝百年,昌盛兴旺之相已显。国安则民富,民间生活渐渐富足,纸笔造价渐渐下落,雕版印刷的出现使得书籍也成了百姓能够接触的到的名物。世族对于知识的固守垄断渐渐被打破了一丝缝隙。长远来看,世族的尊荣注定要没落。

平民百姓习惯了将世族看的高高在上,自以为世族各处皆是完美。其实并不知道,所谓的世族高门,外表看着光鲜亮丽,本质上亦是政客。平日里虽然,到了生死存亡关键关头,为了家族的绵延,可以将一切所谓的节操都放弃。五胡乱华之时,大部分士族随着晋王氏东迁,留在北方的士族,为了延续家族的荣光,便效忠了元魏异族朝廷。

大周兴起之后,太宗、高宗两朝帝王为提升君权,力主改变了天下“重姓氏”为“重官职”,又兴科举制,一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朝堂,打破了世族对朝堂政权的垄断,此两件事,便是对世族的重重打击。山东世族虽因百年底蕴,人才出色,在朝堂上依旧占着一定分量。但再也不复南北朝的风光。

当时的世族掌家人为了对抗关陇,维系百年来的尊荣,一力寻找着办法。应天女帝得势之后,为打压在朝堂上占据了优势的关陇世族,巩固自己的统治,急需联盟之力,女帝薛氏母系乃弘农杨氏,亦系世族之列,山东世族投靠女主,五姓七家出色人物颇多,在朝堂上占据要职,女帝靠着山东世族的助力,彻底打垮了关陇集团,树立了君临天下的权威。山东世族也因此保全了实力,得了一丝松缓之机。

如今数十年已经过去,女帝早已作古,大周朝堂瞬息万变,山东士族又到了需再次抉择的关头。

“狸奴,”王梓山唤着侄子的小名,风流倜傥的容止也露出了一丝衰颓之色,“你说的道理七叔都明白,你倒是说说,你觉得,咱们如今该当如何作为?”

王颐唇角露出一丝虚渺豁达的笑意,“若真照侄儿所说,如今既君权咄咄,咱们抵抗不了,就任他衰颓就是了!世事变化多端,姬周一朝坐拥八百年江山,也终究没落;当初武王西出岐山,意气风发之时,又如何知道,千年之后,其亡兄伯邑考的后裔能够再度崛起,重新做了这个天下的主人?君不见,当年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门阀多么尊贵,侯景之乱中也不过付于一抔尘土,说起来,千百年前,天下人都茹毛饮血,又何来有世族之说?若门阀之事当真是该扔进作古堆里的东西,顺其自然也就是了!”

“这如何成?”王梓山大声反驳,面色激变。

当年太宗皇帝为其嫡幼子晋王求娶太原王氏女,太原王氏却嫌弃姬氏皇族谱牒不信,且数百年来频频联姻胡族,血统不纯,不愿与之联姻;如今太皇太后为新帝择后,太原王氏的女儿却作为候选人之一,与其余长安贵胄女郎一同赴宴,被太皇太后和玉真大长公主遴选。

这等屈辱对比之情,王梓山作为太原王氏的儿郎,如何不埋在心中,深深衔悔。

“狸奴,”王梓山沉声道,“旁人如何看、如何想世族的传承,我管不着。但我们不成。我们作为太原王氏族人,秉承了先人遗泽,便必须守护住太原王氏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