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第2/3 页)

。朱婆婆不大认得字,也因记性不好,忘了地方,但死者的相片她见过,印象难忘的是半裸的尸体赤一足。

警方根据线索,追查了数月,才找到四名疑凶。但因证供有矛盾,证据不足,脸经常严打罪犯判刑极重的大法官,也束手无策,被迫把被告当庭释放。

少女沉冤未雪……

朱婆婆把白鞋子捡起,留在她木头车上——不知为何,她总是想到有一天少女会来问她取回。赤足踩在地上太冷太孤寂。

一年又过去了。

惊蛰又完了。

朱婆婆似乎功德圆满。这个晚上太累,一定睡得很沉……

《牙膏》

如果不是那可恶的牙膏,男人和女人以为他俩是天作之合。

他们邂逅之前,其实各有惨痛的经历。男人四十七岁,女人四十五岁。年轻的时候,婚姻当然靠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但生活细节总是遗憾。只好忍痛重新再来。

男人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妻子被逼疯了,现仍关在精神病院中,坚持一个杯面吃三天。第二任妻子最激烈,忍无可忍找人暗杀他,遭识破后男人亦心灰意冷,协议离婚但一分钱也不给。第三任妻子心甘情愿付出不菲的赡养费给他,只求可以脱身。

女人也不遑多让。她的第一人丈夫某夜惨叫离家,坚拒见面,离婚收场。第二任丈夫在签署文件之前夕反悔,夤夜逃亡,至今下落不明。第三任丈夫十分干脆,没有任何小动作——他服毒自杀了,一了百了。

这对历尽沧桑的痴男怨女遇上了,相逢恨晚。

他们是经“再婚介绍所”的电脑撮合的。二十一世纪,高科技社会,人们要找到一个共度终生的伴侣,再也不能依仗那虚幻的feel了,一念之间,往往铸成大错。但电脑分析室清晰而精密的:他俩输入的资料,吻合到暴机,还发出自信的口哨声。简直天衣无缝,人间仙侣。

第一次约会地点,电脑显示出二人心仪的餐厅,竟是同一家。

男人说:“这家餐厅其实我也不常来——选择它因为比别家抵食。”

“对,偶尔上一次餐厅才特别有滋味。”女人说,“这里的牛排比隔壁家便宜百分之三十六,薯片上牛油有一匙满。”

“面包还可多要一两个。”

“那么我们多吃些。”

“平日我爱自己煮食,省钱多。像煎双蛋,自己做只花一元二角,上街得付二十块。”

“自己煮食最好了。吃不完的剩菜三天后可以做个一品锅,打个鸡蛋炒饭——隔夜饭不会浪费。残羹也变成佳肴。”

男人赞叹之余:“在百货公司超市快打烊时买菜一定买到便宜货。晚点吃饭连宵夜一起。”

“我知道有几家是七折道半价呢。”女人眉飞色舞,“街市买鱼可以一堆一堆买。回去后洗洗,放进冰箱,又可吃上两三天。”

男人又道:“自己种些蔬菜业蛮不错的。”

二人志同道合,聊上一夜,直至餐厅打烊。吹足冷气才走。濒行,各自把吃不完的面包打包外带(连牛油)。

之后,他俩相约shoppg,加深了解。

女人先到服装部。三十摄氏度买冬衣。

问售货员:“上季的冬衣现在应该可以打三四折吧?”

“太太——”

“我是小姐。”

“小姐,”售货员道,“你上几次来问我们已经告诉你:最低最低是五折。这是最后的定价了。”又唬她,“如你这次还不买,再过几个月,天气冷了,说不定恢复正价。”

“哼!我才不信。我在三十二摄氏度那天再来。”

男人帮腔:“对。现在买冬衣是帮你们清货,摆在一旁碍眼又闷热,三折也没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