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1/6 页)

如此种种,无一不是几代人努力才能做的,子受最多只能做个开头,甚至连开头都没法做完,唯一相比其他人更大的优势是,他知道这套系统的最终面目是什么一样,可以在一开始就给出一个相当完善的上层叙事结构。

然而,他要面对的一个难关就是说服面前的这些祭祀们,这可不兴用宵练砍人啊,面对群情激奋,几乎吵得面红耳赤的祭祀基层,子受头疼的要命。

统合文字和编纂一本字典的事情,大家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教育问题不仅是国家问题,还是家庭问题,谁家没有几个用棒子都把知识敲不进去的愚钝玩意儿呢?

一说到子女教育方面的时候,大伙其乐融融,子受说起自己女儿的榆木脑袋,到现在一个字都没学会的时候,其他祭祀贵族们也是纷纷附和,一群人长吁短叹,恨不得现在就回去把自己家的小子吊在房梁上打一顿。

所以,在谈起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既然这些榆木脑袋学的这么慢,不如把文字简化统合一下,避免一个意思有太多奇形怪状的文字,也有利于知识在家族内流传,避免失传的时候,固然有反对的,不过,总体来说,气氛还比较缓和。

但是一说到统合祭祀和文化上面,就差没打起来了,别的不说,现在每一个姓氏,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宗庙和神灵,也有自己的祖宗,你商王突然说要把大家凑在一起,分出一个高低贵贱,然后依序祭祀的时候.......

于是子受还没来得及提出把蛮夷的那些流传太广的传送和神话整合起来,祭祀们就已经要先在王庭内来一场内部拉克希尔了——你凭啥说俺家的祖宗不能享受国家祭祀?凭啥他家的祖宗可以?

凭啥是你有苏氏的蛇图腾为主体,变为龙图腾,而不是以俺的马图腾为主体,变成麒麟图腾?

光是这个问题,就吵到子受接连几天脑阔都是嗡嗡的,差点没让他们出去打一架了。

“再一次感叹,那些历史小说误我啊!”开疆拓土根本不是他妈的军事问题啊,而是文化和宗教问题啊,甚至耕作和经济方面的都要往后稍一稍,他还没谈到经济和交通方面的,甚至到现在,他别说这些四野的土地了,仅仅是要更紧密的统合一下内部就是这个鸟样子了。

“那些靠着几本书,甚至只是一两个看上去聪明的点子,就能把河西、陇右、南越、高原吐蕃和西域整个化成自己的固有领土,而不是军事力量稍微衰弱就分裂出去的简直是太厉害了,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谁这么厉害啊?”姬棠和苏邔听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大神吗?听起来就好像是有某种操控人心的大能一样。

“这么高的统治成本是怎么顶下来的?”汉唐两代最后都放弃了朔方和西域并不是因为目光短浅,自恃高大,亦或者摊上“没有进取心的皇帝”亦或者“保守派的皇帝”

而是根本不可能统治下去,统治成本远远超出收益,帝国国力一旦衰落,你就是把汉武帝换上去都只能乖乖缩回去,否则后果更加严重。

用P社术语就是:过扩惩罚了,经济健康,扛得住过扩惩罚,军事强大,足够剿灭每一个林登万的时候,那么这些区域就依然是自己的颜色,但是这种统治是虚浮的,并未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有效统治和吞并。

一旦国力衰退,要么经济账不得不放弃,要么就是军事不足以剿灭林登万或者外敌得撤退,而要剿灭外敌,就得维持一只足够庞大的,远离国家中枢和核心区域的军队——从内地征兵就是人人思乡,少小戍边老大回的悲剧——最后军队士气完全崩溃。

这还不讨论边军的忠诚度的问题,就是这个鬼样子了,如果在当地安家或者在当地征兵呢?那乐子更大了,诺,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就是下场

那么不用藩镇呢?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