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x女士脚步轻快,在五香街的宽阔大道上走向明天(第2/6 页)

残雪文集第四卷·突围表演 残雪 23 字 2024-02-18 08:03:11

规化,就连80老翁(例如老懵)也不例外,他的出现激起了所有民众的青春朝气,所以P是个好东西,是不以X女士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请X女士用明智的态度对待这个存在,不要将这个存在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他根本不是她的私有财产,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创造。笔者力陈了P的种种利害关系之后,又告诉X女士,从那次选举之后,她已经成了大家的朋友了,她的大方向与民众是一致的。不久她这小屋门口就将门庭若市,据笔者统计,几乎每个人(包括精英甚至天才)都渴望与她交心,与她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只是由于一些过去积存的误会、隔阂,他们才暂时没有上门,他们怕仓促行事产生不好的结果,所以都在等待她的表态。她是否应当发表一个声明之类的东西张贴出去,或投一稿登在黑板报上,作为向人民靠拢的第一步?如果她觉得这种形式不习惯,也可以仅仅将门窗打开,在窗台上放一花瓶,自己端坐窗口,作为一种姿势,这一来,谁都明白了她内心的转化,对于我们民众的宽阔胸襟,她应该是深有体会的。她不是干过许多“极其出格”的事吗?我们不是至今并没有把她“怎么样”吗?用我们今天崭新的眼光看起来,她那些出格的事我们不但不追究,还可以将它们与未来派的形象挂上钩呢!是因为她主动抛弃了Q,我们才假设出这个P的,如果她至今仍然与Q搞谷仓幽会,“如胶似漆”,大家可能还因此“深受启发”呢!不管如何,她应体会到这五香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妙的所在,道路是多么宽阔!建筑多么古老严肃!只有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她的存在才会受到如此的尊重,她也才能自由自在地发展自己。笔者说完这番话时,发现X女士已不在房中了。后来笔者又在炒房找到了她,正想向她提出打开门户和放花瓶的建议,忽听她大声抱怨:“上次欠的钱还没还呢?”“谁?”“狗屁摄影师吧!还能有谁?我再也不上当了!哼!”她说完话之后重又变得又聋又哑了,不管笔者拿出何等样的蛮劲都无济于事。

不久之后X女士的生活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她的房子,临街的那一面墙,由于风雨长年的侵蚀。似乎面临倒塌的危险。为这事X女士慎重地考虑了一个上午,决定向群众团体交一份申请,要他们派人来维修。X女士对这事倒并没抱多大希望,交申请的举动也与她要周围人将她“忘记”的愿望相悖。那么她干吗交申请呢?这里我们告诉读者,X女士的某些原则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还一日三变呢。她一点也不郑重地对待求助的事,反而抱着一种“看把戏”的旁观者的态度,就好像面临倒塌的,不是她家的墙,而是什么不相干的人的。“看他们如何办。”她幸灾乐祸地想道。接下去就优哉游哉,对此事不再过问了。只是从那天起,她就锁上了当街的房门,每天绕到后门出进。群众团体接到她的申请之后,群情激动,大家公认,这是X女士第一次主动与群众发生联系啦!她成了我们中的一员啦!请问鱼儿离得了水么?瓜儿离得了藤么?X女士终究是离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我们选举她当代表也是完全正确的。假如她早些时候与我们发生直接联系(比如从搬来的第一天就交申请),说不定她早就当上代表了呢!只因为她出于某种古怪的原则,一直没能提出申请,大家又不好包办代替,她才一直与大众保持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实际上,我们可从来是将她算作我们中的一员的,这一点从未改变过。今天她提出申请,就一切前嫌全都冰释了,现在大家想起她就觉得亲切,将她看作自己家里的人,称之为“我们的X女士”,要多亲热有多亲热。至于她提的维修墙壁的事,众人并不认真对待,他们认为那是一个由头,一个她想与大家靠拢的借口。重要的是她提申请这件事,这可是一件空前的大事!A博士授意笔者连夜赶写大字报:“轰动全街的特大新闻。”“那面墙起码还可以支撑五十年。”寡妇唾沫横飞地